禹王亭博物馆位于德州禹城市区西北部的十里望乡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沿101省道向北约2公里。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一处古迹,同时又是一处龙山文化遗址。禹王亭始建于唐代,后诸朝扩建修补,至明代改建禹迹亭,翰林刘士骥作《禹迹亭记》记之。清康熙五十年重修,改称禹王亭,后毁于战乱。
1966年文革初期,“破四旧”时,禹王亭彻底拆除,仅存杂草丝生荒凉的具丘山,1977年2月经考古人员考证,此处为龙山文化遗址,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96年—2002年禹城市委、市政府应民之愿,感大禹之德,在具丘山重建禹王亭。现已建成石狮、山门、院墙、配殿、禹王殿、钟鼓楼等,已成为禹城一大文化旅游景观。过往宾朋无不争睹其雄姿,追念大禹之精神。禹王亭博物馆被定为全国大禹文化研究基地,青少年教育基地,城市文明窗口。
1996年禹城市重修禹王亭。现禹王亭公园建筑以禹王亭、禹王殿为中轴线,清式建筑为主体,配以配殿、殿门、山门等,另有名人字画、石刻、展览室等建筑设施。其中,位于殿后的具丘山遗址,南北长45米,东西宽50米,高8米,山上建有八角重檐双排柱亭。据旧志记载:大禹治水时曾筑此丘,以观察水势。禹王亭博物馆集古建、水泊、园林为一体,成为凭吊古风,激励后人的教育基地。